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下一阶段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的消息,再次将“币圈”推到了风口浪尖。尽管此前ico(代币融资)行为已被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做了定性,但此次被纳为专项整治对象之一,震撼效应不言而喻。
会议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针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ICO平台”的描述是“监管部门果断出手打击新冒头的违规业务”。数据显示,经过整治,已有国内88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85家ICO平台全部实现无风险退出。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点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的表态。他表示,互联网业态“创新”不断涌现,一些风险变异很快,要做到“露头就打”。会议强调,要坚决打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攻坚战,争取1年至2年内完成专项整治,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显然,围绕“‘虚拟货币’、ICO”的变异也被列入“露头就打”的行列。再经过1年到2年的持续整治,“币圈”是否会面临灭顶之灾?
就此,人民创投对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了要点梳理,并邀请三位专家对监管政策的出台背景与主要精神进行解读。对于准备进入或是已身处“币圈”的从业者,专业律师从法律责任的角度提出针对性退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