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More:无币无链,一个区块链行业的互联网项目
辛夷 区块链圈 2018-08-10 22:52


“第一个公司砸了,第二个小幅套现,第三个做SaaS,第四个就是BitMore”,丁永强仅用一句话就结束了对自己此前四段创业经历的描述。按照他的说法,连续创业是因为“爱折腾”,但几次创业都没有脱离自己擅长的财务领域,也是一种“不折腾”。

“互联网风口每隔两年就出一个,我们不想炒概念。”

不得不说,囿于资金规模和机制成熟度,“造风口”一向是国内创投领域的一大“特长”。而被币圈财富神话裹挟至台前的区块链,从登场之日起就比以往任何风口都更有争议性。强调自己“不炒概念”的丁永强,话里话外都带着澄清的意味。

“这次在币圈还是面向个人的财富管理,我们希望合规发展,带来价值。”

丁永强口中的“价值”是巴菲特被屡屡奉为圭臬的“价值投资理论”,虽然巴菲特本人就曾公开质疑“币”的价值性。“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理念是一回事,但是怎么看币是另一回事”,丁永强说。

在丁永强看来,token(通证)更像是一种流通权,初衷在于去中心化。

一方面,用信贷思维很容易理解Token的直接经济价值。“一个公司把自己的Token换成钱,就等于预支未来收益实现当前发展”;另一方面,Token也是对现有生产关系的改造,甚至有颠覆组织形态的潜力。

“它产生了社区型组织,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将企业的所有的人高效的组织在一起,目标一致的奋斗”,丁永强说,“如果400多年前公司制和社区制同时存在,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或许这是区块链对世界最好的贡献。”

即使对通证经济的发展持乐观态度,BitMore也依然是最传统的公司制模式,没准备“上链”、不发Token,更无所谓写白皮书。

“发不发,看你的设计机制,合理、有场景、发展快,就可以发;我们不发Token,是因为看不到它对我们公司的好处,没有促进我们生态的发展”,丁永强说。

除此之外,Token制度的不完善性也是丁永强选择保守对待的原因。

“现在比较拧巴。Token不是股票,现有的法律环境没有赋予Token持有者相关的所有权”,丁永强说,“只有Token和持有挂钩才是完整的社区制。”


文章来源: 起风财经
Copyright © www.qklq.com.cn 技术支持:玖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