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这次的大动作,是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那就先来说说远期结售汇。远期结售汇是一种可以锁定未来汇率变动风险的汇率避险措施,是指企业与银行约定将来某一时刻或某一期间为企业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等交易要素,到期时双方按照协议约定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业务。
另外,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因此,银行代客远期售汇风险保证金增加了客盘远期购汇的成本,有助于抑制客盘较短期限的锁汇动力。
央行已将外汇风险准备金作为外汇逆周期管理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央行2015年推出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是为了抑制彼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打击跨境外汇套利。但随着去年人民币汇率形势向好,央行在2017年9月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由20%调降至0。
为何此次央行出手维稳汇市,会最先动用的是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计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会最先恢复,然而没想到,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会最先祭出。
这或许与近日市场跨境套利活动增加有关。
多位受访的外汇交易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近几日汇率急贬可能不是因为客盘导致,而是金融机构自身利用两岸价差在进行跨境套利所致。
“‘811’汇改之后,基本就没什么所谓的境外势力玩CNH了,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急贬,但也没出现太多像当年汇改后的境外空头势力,2016年恐慌式出逃的情况目前没有再现。目前的CNH市场主要是服务中资客户的境外用汇需求。”香港一外汇交易员说。
不过,上述交易员也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急贬,在港的中资企业购汇比以前多了,此外,最近金融机构利用两岸价差做跨境套利的也多了起来。
“我认为,最近几天人民币贬值不一定是客盘导致的,银行间市场的金融机构做跨境套利影响可能大一些。”一大行外汇交易员说。